香港北角碼頭登船的代表
香港北角碼頭登船的代表
志工搬物品上船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訊)由香港兩岸客家聯會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客家·粽是有情” 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活動26日在香港洋紫荊號觀光船上舉行。
在當天的活動中,還舉行了兩岸客家研究院啟動禮,香港兩岸客家聯會程民駿主席、江全孚會長共同頒發證書給李劍諸院長;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香港美術學院院長、客聯會顧問曾曉輝教授和兩岸客家研究院、思考香港總編輯李劍諸博士則分別與現場嘉賓介紹和剖析了客家文化與客家精神,活動上,曾曉輝教授贈送了贈送親筆書寫的書法作品給客聯會。
曾曉輝教授(左三)贈送了贈送親筆書寫的書法作品給客聯會。
香港兩岸客家聯會(客聯會)主席程民駿致歡迎詞
香港兩岸客家聯會(客聯會)主席程民駿致歡迎詞,他表示,每一年,客聯會都會舉辦“兩岸客家·粽是有情”活動,今天的活動,也是為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 25週年。今天的活動,還是大家共敘鄉情友情,培育客家情懷,共論客家文化,回望客家歷史的環節。
中聯辦台務部部長楊流昌因故未能到場但發來文字致辭,由客聯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藍建平代讀。
中聯辦台務部部長楊流昌因故未能到場但發來文字致辭,由客聯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藍建平代讀。楊流昌在致辭中說,香港從前是客家鄉,現在仍然是客家鄉,客家人的香港情思綿綿不絕萬年長。現時大家正安坐“洋紫荊號”遊輪上,飽覽香江兩岸美景。這是一次難得的鄉親節慶聯誼之旅,也是一次文化歷史回顧之旅。
台灣社團代表、居港台胞、國際華商協進會會長羅台秦致辭
台灣社團代表、居港台胞、國際華商協進會會長羅台秦致辭表示,客聯會於今年3月份正式成立了“兩岸客家研究院”,熱切期待經過研究院一系列的工作,可以令香港年輕一代客家子女們認識宗族歴史及文化,從而重視宗族觀念,培養他們對祖先和⼟地感恩之心,令他們在學有所成後,不忘回饋哺育他們的土地。客家古諺說:“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耕讀傳家”、“茅寮出狀元”。客家⼈“忠孝傳家、尊天敬祖”的質樸精神,是值得尊敬的,必須確保代代相傳。
羅台秦還介紹了台灣的客家移民史,指出,“落地歸根、保衛家園、自力救濟、認同本土”這十六字,可以總結今天台灣客家鄕親專屬的“義民爺信仰”。
羅台秦表示,“兩岸客家、同根同源”,推展客家⽂化,就是落實中華文化。
客聯會會長江全孚介紹了客聯會的情況
客聯會會長江全孚介紹了客聯會的情況。他說,客聯會自成立以來,每年都會舉辦“兩岸客家·粽是有情”活動, 今年已經是第三屆了。香港兩岸客家聯會成立三年來,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逐漸成熟,有今天令人矚目的成績,離不開客聯會義工朋友們的智慧、汗水、才幹和艱辛。
鳳凰衛視主持人曾瀞漪女士主持是次活動
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香港美術學院院長、客聯會顧問曾曉輝教授介紹和剖析了客家文化。
兩岸客家研究院、思考香港總編輯李劍諸博士兩岸客家研究院、思考香港總編輯李劍諸博士與現場嘉賓介紹客家精神
是次抽獎環節。活動結束,每位來賓都有一份伴手禮高高興興帶回家。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的活動,還特地選在遊覽維港的遊輪上舉辦,更具有象徵意義。船底的波浪象徵著大海,代表千百年來客家人的足跡,亦寓意客家文化傳承發展,浩瀚無邊,生生不息;揚帆啟航的洋紫荊更蘊含著對香港“一帆風順”的美好祝願。